仓库仓储,供应链管理,仓储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主营业务 > 供应链管理

农产品上行需要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

2024-03-28 供应链管理
详细介绍:

  在消费升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变革需要一套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物流服务体系进行支撑,这也给相关物流服务商带来新的机会。

  北京东晓腾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东晓腾飞”)主要是做餐饮食品冷链配送、仓储业务,通过自主研发的仓储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等服务于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公司、电商、仓库、餐饮门店等客户。据该公司CEO樊建强介绍,受近年来城市花了钱的人农产品消费需求一直在升级的市场变化趋势影响,冷链物流服务需求的内容和要求慢慢的出现明显变化。在本次专题中,樊建强从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角度,分析了农产品进城的不同商业模式,及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特别是发展“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体系建设和设施设备投入方面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花了钱的人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由关注数量和种类转向关注质量、新鲜度、安全、购买体验等更多层次。这使物流服务对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性上升到新的高度,为产品质量最优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支撑。

  樊建强:东晓腾飞自成立之初便开始涉足农产品半成品、农产品原料的物流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农产品供应商、农产品半成品加工商等。随着近年来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一直在变化,东晓腾飞也在进一步延伸服务内容,围绕从农产品半成品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的供应链物流需求探索更多业务。

  近年来国内消费者,特别是城市消费的人在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内容,以及消费水平方面都在发生明显变化,花了钱的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关注数量和种类转向质量、新鲜度、安全、购买体验等更多层次。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物流服务对于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关系到整个供应链集成性、产品质量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等,并支撑供应链前端的消费需求。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目前东晓腾飞更多的是提供农产品供应链的中间衍生价值服务,包括仓储服务、物流服务、信息化系统服务,建立从仓储管理到物流管理,以满足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人手中的全链条服务需求。比如开发农产品进城方面的物流服务业务,通过长期以来积累的区域性农产品供应链仓配一体化支撑能力,有效梳理农产品进城方面的具体环节(包含但不限于田间地头农产品预冷降温、农产品配送进仓、仓储存储、出库分拣等),探索相关的物流服务模式。

  1.多级批发分销模式。终端零售商从产地、销地批发市场,或二、三级批发商处进货,这一模式下农产品从生产地到终端消费者的完整流通过程呈现出多元交叉的特点,没有统一规划,流通效率低,商品难以溯源。

  2.农超对接模式。终端超市通过和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采用从田间地头到超市的模式,直接售卖农产品。这种模式的一个很大优势是超市和农产品合作社之类的机构捆绑在一起,双方的需求形成了一种高效的互动:超市对于市场的消费需求比较了解,然后这个信息能及时地传递给农产品合作机构,中间的环节大幅度减少,进而形成了一种比较高效的“按照需求来做生产”的模式。这也是当前市场上很常见的一种农产品进城模式。

  3.电商模式。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产品供应基地道路交互与通行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电商的出现为助力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最大特点在于缩短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砍掉一切中间环节,让生产者和消费的人通过平台直接发生联系。

  在物流模式方面,农产品物流市场基本上可分为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三种模式。其中,自营物流模式主要是农产品市场的生产者、加工者或者农产品服务商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实现农产品物流的方式;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冷链物流,近年来在市场上颇受追捧;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指的是通过在农产品物流园区通过对农产品来加工、分拣、包装、配送等方式,实现农产品进城。

  因为城镇化的实施,目前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所以农产品进城中间涉及到的物流配送基本上已经不是什么样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整合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提高物流的时效性,实现配送标准化,全程可监控可追溯等,这也是当前农产品进城物流亟需解决的问题。

  记者:生鲜电子商务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有哪些?要哪一些配套的设施设备?

  樊建强:整体而言,生鲜电商往往需要的是农产品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100米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各环节所需要的基础配套设施主要包括:

  农产品在田间地头采收后,经过初步分级拣选,并通过产地预冷迅速将其降低到规定温度,才能去除田间热,最大限度的提升品质、保留最佳口感,并降低流通损耗。

  产地预冷需要的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产地冷库、共享移动式产地预冷系统等。由于对产地预冷的认识不足、产地预冷系统建设投资所需成本较高,农产品很多服务场景并没有标准化,导致很多农业企业开拓产地预冷的意愿不足。目前产地预冷是农产品全城冷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占市场总量近40%的农产品本应采用冷链物流,却仍在用常温模式管理,这也间接反映出实现预冷存在难度,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技术装备的配备、交管部门的协调等。

  经过初步分级并未进行产地预冷的农产品一定要通过冷藏车,经过产地预冷的农产品一定要通过保温车,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将农产品运送到物流服务商的物流中心、大型商超物流中心、批发商业市场的物流中心,并进行冷藏储存。

  这一环节的关键配套设施是冷链运输车,如冷藏车、保温车等。目前,我国冷藏车应用并未普及,“冰瓶+棉被”仍旧是农产品运输中的主力,需要加大冷藏车的规模意外,冷链运输车辆车型及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管理也要进一步增强,冷链运输车辆需要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农产品在物流中心经过分拣之后进行末端配送到终端零售商、超市、便利店或终端消费者,或是从终端零售商、超市、便利店仓库进行分拣处理后送至消费者手中。

  在冷链物流中心主要需要的配套设施包括冷库、保鲜库、自动化分拣输送等设备。消费的人在生鲜电商网站上下单,暗含着满足高品质、高时效性的服务需求,生鲜电商的高品质要求农产品零瑕疵,而传统的人海分拣战术,导致农产品货损率较大,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有二级农产品产生,并以极低的价格进入生鲜电商市场,扰乱市场良性发展。

  因此,在农产品的分拣、加工环节,除了配套冷库、保险库进行存储以外,自动化的输送分拣设备应用也是保证高效率、低损耗的关键。此外,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也是冷链物流中心高效运转的必备设施。

  末端配送就是指生鲜农产品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相关配套设施,如目前普遍应用的保温箱、保鲜冷藏快递柜等,用于生鲜电商农产品的暂存。

  此外,在生鲜电商的农产品全程冷链体系中,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也很重要,消费者要求对农产品进行溯源,掌握了解农产品的种植、采摘、以及物流全流程,以保障品质可靠,提升消费体验。

  整体来看,从最初一公里的产地冷库、移动式预冷设备、到冷链物流中心的冷库、分拣输送设备、物流信息系统、再到冷藏车、保温车,再到末端保鲜冷藏快递柜、农业产品溯源系统,整个链条上的配套设施发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政府支持、协会引导、企业探索尝试,共同协力完善。

  记者:您怎么样看待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发展的新趋势?有哪些需要我们来关注的市场机会?

  首先,农产品供应链条长,参与主体众多,从业人员极为广泛,市场规模庞大。冷链物流行业作为链接上下游主体的中间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农产品转向冷链管理的趋势极为明显。目前冷链行业涉及到产品覆盖范围相对而言是比较小的,但是随着消费升级,之前的一些通过常温手段管理的产品,例如火锅底料、鸡蛋、酒类饮料、坚果类、罐头类等,市场也开始呈现出对于冷链管理的需求,且这种需求蔓延的态势极为明显,这就对冷链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态势下,冷链行业出现巨头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目前农产品供应链面对的是一个蓝海市场,但是头部企业并不多,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另外,生鲜电商发展势头明显,但是农产品供应链前端支撑力度不够,导致生鲜电商的发展,若无法及时得到市场兑现的话,那么留给其发展空间可能不是很广阔。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生鲜生意的新的商业模式有极大几率会出现,而不仅仅是集中于目前生鲜电商的这种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菜场、商超、便利店、餐饮小食店等实体都可能衍生出来更多新商业模式,如,此次疫情期间迅速兴起的社区生鲜电商团购。这或将是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丰富多样的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的商业模式需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更需要高效的仓储物流体系进行支撑。

  目前无论对于哪种商业模式,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都是无法绕开的难题。一方面,农产品品类多样,不同的农产品要求的温度、湿度都不一样,加上农产品现场操作涉及到的分拣、包装、存储、运输等环节,都需要技术予以投入,成本比较高,中小企业很难支撑。另一方面,目前生鲜电商和新出现的生鲜新零售商业模式都会存在资金紧张、得到政府扶持的力度不够、“网络化+实操”经验的从业人员缺失(满足不了该类人才的需求)等情况,导致众多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基本上采用人海战术来支撑后端。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各种制冷技术(如移动冷库等)的发展和应用普及,以及国家对农产品市场及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业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农产品和农村流通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将大有可为。